團購網站遭遇三大困境 同質化嚴重
來源:深圳商報 時間:2010-9-25
“58元即可享受原價291元的雙人超值觀影套餐”“76元享受原價980元的SPA養生套餐”……近來網絡上彌漫著一股“團購風”。只需原價的2折、3折甚至不到1折即可享受高質量服務,已是網絡團購受到如此強力追捧的根本原因。
?
網絡超低價團購風起
網絡團購,這個新興“產業”現下的熱鬧程度非同一般,無論是參與團購的消費者,還是經營團購生意的網站、商家,數目日漸增大。
許多消費者并不了解團購的運作模式,但是卻“心甘情愿”變身“團奴”,每天“起早貪黑”地關注團購網站推出的新產品。
即將大學畢業的張光堯告訴記者,他每天要么早上6點起床,要么半夜才睡覺,目的是“掌握團購第一手資料”。張光堯戲稱自己是個“團奴”,“不光是我,我身邊的同學,包括我實習單位里的同事,每個人都參與團購,有時候碰上感覺很超值的東西,辦公室里的同事們就會‘一起團’。”團購為什么會吸引這么多白領和學生呢?
小張介紹起了加入“團一族”的原因:“團購的東西便宜,而且還有一定的質量。像我們這樣還未踏上工作崗位,只能靠一點點實習工資和家里補貼維持平時的生活,想要體驗‘更好’的生活,只能購買團購網站推出的低價貨了。”
“白領、學生樂意參與團購,一般都是因為他們想體驗高品質生活,但現階段又沒有那么多錢,與我們合作的商家也正是看中了這些人群未來的購買力。”千橡互動集團副總裁、糯米網負責人沈博陽表示,自網站上線以來,沒有“未達起團人數”的情況發生,生意非常紅火,“我們網站在北京上線首日,消費者就達到了15萬人次。”
同時,記者從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了解到,從今年3月國內第一家團購網站上線,到6月底,國內團購網站數量飆升至485家,增長速度超過每月100家。該中心預測,到今年年底,國內團購網站數量有望達到880家。
團購網站模式“跟風”嚴重
由于團購網站不斷增長,簡單的商業模式,較低的門檻,使得競爭加劇,同質化嚴重,商家困境重重。
第一,目前國內團購網站模式存在嚴重的“跟風”問題。8月31日,4家較大的團購網站展開了“一元之爭”。“F團”和“飯團”這兩個連名字都很相似的團購網站,分別以69元和70元發布了餐飲類團購信息:“QQ團”和“滿座”也分別標出了88元和89元的價格“招攬客戶”。
“這個現象反映了團購網站之間的激烈競爭,以借低價搶占用戶。”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方盈芝指出,“目前國內團購網站模式單一,內容趨同,幾乎所有網站都是模仿美國Groupond每日團購一次的模式,沒有網站自己的特色。”
第二,支付方式有漏洞。國內電子商務網站上已普遍可以使用網銀或者支付寶付款,但是在手機上只能采取直接支付的方式,前提是要在電腦上將資金充入團購網站上的賬戶。
“先行存款至賬戶的用戶在資金安全性方面有風險,而且對于只愿意用支付寶支付的客戶也不公平,他們必須在有電腦的情況下才能購買團購優惠券,而‘搶到’與否只看支付是否成功,很多人因為支付方式的問題往往會‘遲了一步’。”方盈芝分析。
第三,合作商家單一。自今年7月開始,2個月內,上海的一家餐飲店就先后在多家團購網站上發布優惠信息,惹得“團奴”們直呼:“怎么又是這個?”
營銷專家指出,這反映了團購網站所掌控的商戶重疊部分很大,商戶需求的挖掘已經至飽和狀態。
沈博陽坦言,團購網站的發展“的確存在很多困難”,但是他表示,目前公司正在逐步完善運作方式。“我們公司在網頁的設計上并不是一味模仿Groupond,加入了很多動態設計,另外還有‘365系列’,向消費者介紹每個地方最具有特色的東西,我們也會考慮每天多放幾樣東西供消費者選擇。”
至于合作商家和支付方式,沈博陽告訴記者,這都與網站剛剛起步沒多久有關系,“等到網站踏上軌道以后,相信這些都會有所改變,合作的商家也會從‘我們找到商家’發展到‘商家找上我們’。”
團購存風險,便宜并不易
網購是消費者十分熟悉的購物方式之一,網上團購也屬于“網購”的范疇,但是專家提醒,其中風險比一般的網購還要大。
首先是法律方面。法律專家提醒消費者,雖然目前我國在違約方面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但在網絡團購方面還沒有明確的法規。這就導致了不僅購買過程中出現的糾紛無法解決,售后服務方面更存在巨大隱患。
發展不久的國內團購網站已經出現了團購商家卷款潛逃、下單不送貨等事件,給消費者以及團購網站帶來損失。如最近糯米網在北京就出現了合作商家熱玩俱樂部突然宣布停業,未按合同對消費者履行義務的情況,糯米網承諾自行墊付全額賠付消費者。
“現在的商家、網站‘誠信’方面都可能出現問題,如果是團購網站的誠信出現了問題,那還比較好辦,大不了以后消費者‘拋棄’這個網站,但是如果是商家違約,那給網站帶來的問題不只是金錢上的損失,還有網站對消費者‘信用’造成的損失,同時消費者的利益也無法得到保障。”上海的律師江憲說,消費者千萬不要貪圖便宜而忽略了自己為此付出的代價——原本應得的權益。
“在價格低至原價的2折、甚至1折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品質縮水,因為這已經超出了商家正常的利潤空間,消費者必須在價格和權益間作出恰當的選擇。”江憲提醒。
網絡團購固然省錢、省力,但相關法律規范不夠完善、售后服務缺失等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實惠背后,仍有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