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來源:傳媒內參 時間:2020-8-25
傳媒內參導讀:一文解釋關于網絡視聽業務、網絡視聽行業財務及人員的117個主要指標,包括制作網絡視頻節目時間、互聯網視頻節目累計用戶數等。
來源:北京影視政策
網絡視聽業務情況表
一、互聯網視頻節目情況
1.制作網絡視頻節目時間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自采、自編、自錄及合作制作、加工制作的各類在網絡平臺播放的視頻節目的時長。
填報提示:
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制作的廣播電視視頻節目在網絡平臺播放也計入制作網絡視頻節目時間。
2.互聯網視頻節目累計用戶數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平臺上以用戶個人信息或者捆綁用戶手機號等形式所登記注冊的視頻用戶累計數量。
3.互聯網視頻節目年度獨立訪客數(UV)
本年內互聯網視聽平臺所記錄的視頻獨立訪客人數總和。
獨立訪客(即UV,全稱Unique Visitor),指單位時間內有多少個被識別到的訪問者。注冊會員使用相同或不同終端多次登錄訪問計算為一個訪客;非注冊會員以使用終端識別計算為一個訪客。
4.互聯網視頻節目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數(MAU)
本年內互聯網視頻節目月度活躍用戶的平均值。
月度活躍用戶(MAU, monthly active users ),同一個自然月使用網絡視聽服務的不重復用戶數,即同一自然月內用戶多次訪問的同一終端或應用只被計算1次。
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本年1月至12月的月度活躍用戶數之和除以12。
5.互聯網視頻節目累計付費用戶數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平臺上繳納費用的視頻用戶。包括:按年度付費、按季度付費、按月度付費以及按次點播的視頻用戶。
6.互聯網視頻節目年度付費用戶數
本年內在網絡視聽平臺上支付過費用的視頻用戶。(包括:按年度付費、按季度付費、按月度付費以及按次點播的視頻用戶)
7.互聯網視頻節目應用程序(APP)數量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等開發并提供服務的互聯網視頻節目應用程序(APP)數量。
應用程序(即 App, Application)。
8.互聯網視頻節目應用程序(APP)下載量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等所有視頻應用程序(APP)被用戶累計下載數量的總和,
9.互聯網視頻節目年度播放時長
本年內用戶在互聯網視聽平臺收看視頻節目的時間總和。
10.互聯網視頻節目播放次數(W)
本年內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的視頻節目被點播次數總量(即 W,全稱Video View)。
11.電腦頁面端播放次數
本年內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等記錄的通過電腦瀏覽器頁面進行點播的視頻播放次數總和。
12.電腦客戶端播放次數
本年內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等記錄的通過安裝電腦客戶端進行點播的視頻播放次數總和。
13.移動客戶端播放次數
本年內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等記錄的通過移動設備安裝的應用程序進行點播的視頻播放次數總和。
14.互聯網視頻節目年度新增量
本年內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等采購或自制視頻節目總時長。
15.互聯網視頻節目存量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等上存儲的各類型視頻節目時長。包括電視劇、網絡劇、電視動畫片、網絡動畫片、電視紀錄片、網絡紀錄片等類型節目。
16.在非自主運營視頻平臺注冊賬號數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在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非自主運營視頻平臺注冊賬號數量。
17.在非自主運營視頻平臺賬號發布視頻量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在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非自主運營視頻平臺注冊賬號發布視頻數量。
二、短視頻節目情況
18.短視頻累計用戶數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平臺上以用戶個人信息或者捆綁用戶手機號等形式所登記注冊的短視頻用戶數量。
注:
注冊是指在短視頻平臺登記用戶個人信息或者捆綁用戶手機號等,短視頻平臺能夠記錄該用戶使用情況。
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間在5分鐘以內 的視頻傳播內容;內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時尚潮流、社會熱點、街頭采訪、公益教育、廣告創意、 商業定制等主題。由于內容較短,可以單獨成片,也可以成為系列欄目。
19.短視頻年度獨立訪客數(UV)
本年內網絡視聽服務平臺所記錄的短視頻應用獨立訪客人數總和。
20.短視頻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數(MAU)
本年內短視頻月度活躍用戶的平均值。
月度活躍用戶(MAU, monthly active users),同一個自然月使用網絡視聽服務的不重復用戶數,即 同一自然月內用戶多次訪問的同一終端或應用只被計算1次。
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本年1月至12月的月度活躍用戶數之和除以12。
21.短視頻上傳用戶數
至報告期末,所有向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短視頻應用中上傳過短視頻的用戶總數。
22.短視頻應用程序(APP)數量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開發并提供服務的短視頻應用程序(APP)數量。
23.短視頻應用程序(APP)下載量
至報告期末,網絡視聽服務機構上所有短視頻應用程序(APP)被用戶累計下載的數量。
24.短視頻年度用戶收看總時長
本年內用戶在互聯網視聽平臺收看短視頻時長總和。
25.短視頻年度點播次數(VV)
本年內用戶點播觀看短視頻平臺上內容的次數總和(即VV,全稱Video View)。
26.短視頻年度新增量
本年內互聯網視聽平臺新增短視頻的時長及條數總和。
27.短視頻存量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平臺累計存儲短視頻的時長及條數總和。
28.在非自主運營應用程序(APP)注冊賬號數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在抖音、快手等等非自主運營平臺注冊賬號數量。
29.在非自主運營應用程序(APP)賬號發布信息量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在抖音、快手等等非自主運營平臺注冊賬號發布信息數量。
三、互聯網音頻節目情況
30.制作網絡音頻節目時間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自采、自編、自錄及合作制作、加工制作的各類在網絡平臺播放的音頻節目時長。
填報提示:
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制作的廣播電視音頻節目在網絡平臺播放也計入制作網絡音頻節目時間。
31.互聯網音頻節目累計用戶數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平臺上以用戶個人信息或者捆綁用戶手機號等形式所登記注冊的音頻用戶累計數量。
32.互聯網音頻節目年度獨立訪客數(UV)
本年內互聯網視聽平臺所記錄的音頻獨立訪客人數總和。
33.互聯網音頻節目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數
本年內互聯網音頻節目月度活躍用戶的平均值。
月度活躍用戶(MAU, monthly active users),同一個自然月內使用網絡視聽服務的不重復用戶數, 即同一自然月內用戶多次訪問的同一終端或應用只被計算1次。
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本年1月至12月的月度活躍用戶數之和除以12。
34.互聯網音頻節目累計付費用戶數
至報告期末,網絡視聽平臺上為音頻內容付費的累計用戶數量,包括:按年度付費、按季度付費、按月度付費以及按次點播的音頻用戶。
35.互聯網音頻節目年度付費用戶數
本年內網絡視聽平臺上有過支付行為的音頻用戶數量。
36.互聯網音頻節目應用程序(APP)數量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等開發、并提供互聯網音頻服務的應用程序(APP)數量。
37.互聯網音頻節目應用程序(APP)累計下載量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所有的互聯網音頻應用程序(APP)被用戶累計下載數量的總和。
應用程序(即 App, Application)
38.互聯網音頻節目年度播放時長
本年內用戶在互聯網視聽平臺收聽音頻節目的時間總和。
39.互聯網音頻節目年度播放次數(VV)
本年內互聯網視聽平臺的音頻節目播放次數總量(即VV,全稱Video View)。
40.互聯網音頻節目年度新增量
本年內互聯網視聽平臺新增的音頻節目的時間總和。
41.互聯網音頻節目存量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平臺存儲音頻節目的累計時間總和。
42.在非自主運營平臺注冊賬號數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在喜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等非自主運營平臺注冊賬號數量。
43.在非自主運營平臺賬號發布音頻量
至報告期末,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在喜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等非自主運營平臺注冊賬號發布音頻數量。
四、IPTV用戶及節目情況(僅省級平臺填報)
44.IPTV累計用戶數
至報告期末,使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網絡提供傳輸服務的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的累計開戶用戶數。
45.IPTV激活用戶數
至報告期末,激活的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用戶數量。
46.IPTV超高清用戶數
至報告期末,使用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服務的高清機頂盒設備的用戶數量。
47.IPTV超高清用戶數
至報告期末,使用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服務的超高清(4K)機頂盒設備的用戶數量。超高清(4K)機頂盒指支持4K解碼的IPTV機頂盒。4K是指4K分辨率,即4096*2160的像素分辨率。
48.IPTV增值業務用戶數
本年內使用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終端上提供的各類增值業務(如:視頻點播、音樂、游戲、在線教 育、生活服務等)的用戶數量。
49.IPTV非視頻增值業務用戶數
本年內使用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終端上除視頻點播業務以外其他增值業務的用戶數量。其他非視頻增值業務包含游戲、電競、生活服務、在線教育、家庭醫療服務等。
50.IPTV視頻增值業務用戶數
本年內使用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終端上提供的視頻類增值業務(如:視頻點播等)的用戶數量。
51.IPTV點播用戶數
本年內使用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終端上視頻點播業務的用戶數量。
52.IPTV高清點播用戶數
本年內使用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視頻點播業務的用戶中,點播超高清(4K)專區內容的用戶數量。
填報提示:不包括超高清點播用戶數。
53.IPTV超高清點播用戶數
本年內使用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視頻點播業務的用戶中,點播超高清(4K)專區內容的用戶數量。
54.IPTV年度付費用戶數
本年內使用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業務(包括視頻業務和非視頻業務)并支付過費用的用戶數量。
填報提示:
包括捆綁在其他付費業務(如寬帶接入等)中的IPTV業務用戶。
55.IPTV年度付費用戶數
本年內使用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視頻點播業務并支付過費用的用戶數量。
56.IPTV按片點播用戶數
本年內使用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終端上視頻點播業務用戶中,按點播節目次數支付費用的用戶數量。
57.IPTV包月/季/年點播用戶數
本年內使用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視頻點播業務用戶中,按月度支付費用的用戶、按季度支付費用的用戶、按年度支付費用的用戶數量。
58.IPTV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數
本年內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月度活躍用戶的平均值。
月度活躍用戶(MAU, monthly active users),同一個自然月使用網絡視聽服務的不重復用戶數,即 同一自然月內用戶多次訪問的同一終端或應用只被計算1次。
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本年1月至12月的月度活躍用戶數之和除以12。
59.IPTV年度活躍用戶數
本年內使用IPTV服務的不重復用戶數。本年度內同一用戶多次訪問終端或應用只被計算1次。
60.IPTV節目年度點播播放時長
本年內用戶觀看IPTV平臺上視頻內容的總時長。
61.IPTV高清節目點播播放時長
本年內用戶觀看互聯網電視平臺上高清視頻內容的總時長。
62.IPTV超高清節目點播播放時長
本年內用戶觀看互聯網電視平臺上超高清視頻內容的總時長。
63.IPTV節目年度點播次數(VV)
本年內用戶點播觀看IPTV平臺上內容的次數總和(即VV,全稱Video View)
64.IPTV點播節目年度新增量
本年內IPTV平臺上的新增的視頻節目總時長。
65.IPTV高清節目新增量
本年內,IPTV平臺上的新增的高清視頻節目總時長。
66.IPTV超高清(4K)節目新增量
本年內IPTV平臺上的新增的超高清視頻節目總時長。
67.IPTV點播節目存量
至報告期末,IPTV平臺上的儲備的視頻節目的總時長。
68.IPTV高清節目存量
至報告期末,IPTV平臺上的儲備的高清視頻節目的總時長。
69.IPTV超高清(4K)節目存量
至報告期末,IPTV平臺上的儲備的超高清視頻節目的總時長。
網絡視聽行業財務及人員情況表
一、行政事業單位收入情況
1.總收入
行政事業單位的全年各項收入之和,包括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專項撥入資金、事業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經營收入及其他收入。根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填報提示:
(1)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或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即上級財政補助收入不計入事業單位總收入中,在填報時應予扣除,避免重復。
(2)事業單位附屬獨立核算單位的上繳收入,及附屬單位上繳收入,不計入上繳單位總收入,在填報時應予扣除,避免重復。
(3)不含上年結余。
2.財政補助收入
全年從主管部門、上級單位或直接從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性收入,包括財政專項資金,不包括發改委安 排的預算內基建投資。根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填報提示:
(1)上級撥給下級的資金,通過財政部門轉移支付的,由財政資金的使用單位填報,轉撥的中間單位 不填。
(2)由中央或省安排設備方式下達的資金,地市、縣級單位不填,由省級統一填報,避免重復。
包括發改委安排的預算內基建投資、利息收入等。
3.總支出
全年單位開展業務及其他活動中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等各項支出。總支出中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補助用于核算增加值。根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4.稅金及附加
全年因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按稅法規定繳納的應從經營收入中抵扣的稅金和附加,包括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根據會計“利潤表”中“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的本期金額數填報。
5.事業結余
全年行政事業單位年度各項收支相抵后的余額,包括需要結轉下年度繼續使用的專項結余資金。根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6.資產總額
至報告期末,事業單位占有或使用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包括流動資產、 對外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權利等。根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7.固定資產凈值
至報告期末,在“固定資產”科目中核算的期末固定資產凈值。根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8.固定資產原值
至報告期末,在“固定資產”科目中核算的期末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根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9.負債合計
至報告期末,行政事業單位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債務。事業單位的負債按照流動性,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及預售款項、應付職工薪酬、應繳款項、長期借債、長期應付款等,事業單位的負債應當按照合同金額或實際發生金額計量。
填報提示:根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二、企業單位收入情況
10.總收入
全年企業單位各項收入,包括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補助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
11.補助收入
全年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對企業的政策性補貼。根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12.稅金及附加
全年企業因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按稅法規定繳納的應從經營收入中抵扣的稅金和附加,包括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根據會計“利潤表”中“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的本期金額數填報。
13.營業利潤
全年企業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根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根據會計科目“應付職工薪酬”的本年貸方累計發生額填報。
14.利潤總額
至報告期末,企業或組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后的盈余數額,反映企業在本年內實現的盈虧總額。根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15.本年應繳稅金
全年企業繳納的各項稅金及附加。
填報提示:
指實際繳納的稅金。
16.本年應繳增值稅
全年企業應繳增值稅就是本年應交納的增值稅。按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之間的差額填寫。
填報提示:如果進項稅大于銷項稅,致使應交稅金出現負數時,該項一律填零,不填負數。
17.資產總額
至報告期末,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券和其他權利。包括流動 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根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18.固定資產凈值
至報告期末,固定資產原值減累計折舊后的余額。根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19.負債總額
至報告期末,企業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債務,包括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根 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20.所有者權益
至報告期末,企業投資人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包括企業投資人對企業的投入資本以及形成的資本公積金、盈余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根據相關會計科目填報。
三、網絡視聽創收收入
21.網絡媒體廣告收入
全年基于互聯網網站、計算機客戶端、手機客戶端等網絡媒體取得的廣告收入。
22.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收入
全年廣播電視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機構開展IPTV業務的總收入。
23.互聯網視聽節目銷售收入
全年互聯網視聽服務機構通過銷售互聯網視聽節目各類節目取得的收入。包括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動畫、網絡紀錄片、網絡綜藝等各類網絡視聽節目境內外銷售收入。
24.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收入
全年開展與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相關業務的各項收入之和,包括版權收入、用戶付費收入、與互聯網視 聽節目相關的其他收入等。
25.互聯網視聽用戶付費收入
全年通過向互聯網視聽服務注冊用戶收取費用取得的收入。
26.互聯網視聽節目版權收入
全年從事版權銷售等與版權有關的經濟活動而獲得的收入,包括自身知識產權的收入、購買他人版權后 進行的網絡視頻版權分銷收入等。
27.其他新媒體業務收入
全年網絡媒體廣告、廣電IPTV、互聯網電視(OTT)、網絡視聽節目服務以外的,其他網絡新媒體業務如新聞客戶端、微信、微博、網絡直播、網站等業務取得的收入。
四、網絡節目制作投資額
28.網絡視頻節目制作投資額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制作在網絡平臺播放的視頻的當年投資額。
填報提示:
由在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對節目進行備案的機構填報所有投資方的投資總額,其他參與投資的機構不填報。
29.網絡劇投資額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制作在網絡平臺播放的網絡劇的當年投資額。
填報提示:
由在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對節目進行備案的機構填報所有投資方的投資總額,其他參與投資的機構不填報。
30.網絡電影投資額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制作在網絡平臺播放的網絡電影的當年投資額。
填報提示:
由在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對節目進行備案的機構填報所有投資方的投資總額,其他參與投資的機構不填報。
31.網絡動畫片投資額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制作在網絡平臺播放的網絡動畫片的當年投資額。
填報提示:
由在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對節目進行備案的機構填報所有投資方的投資總額,其他參與投資的機構不填報。
32.網絡紀錄片投資額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制作在網絡平臺播放的網絡紀錄片的當年投資額。
填報提示:
由在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對節目進行備案的機構填報所有投資方的投資總額,其他參與投資的機構不填報。
33.網絡綜藝節目投資額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制作在網絡平臺播放的網絡綜藝節目的當年投資額。
填報提示:
由在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對節目進行備案的機構填報所有投資方的投資總額,其他參與投資的機構不填報。
34.制作網絡音頻節目時間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自采、自編、自錄及合作制作、加工制作的各類在網絡平臺播放的音頻節目時長。
35.網絡視頻節目銷售額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在境內外(包括港澳臺)市場的各類在網絡平臺播放的視頻節目銷售額。包括網絡劇、網路動畫片、網絡紀錄片、網絡綜藝等各類節目。
36.網絡劇銷售額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在境內外(包括港澳臺)市場的各類在網絡平臺播放的網絡劇的銷售額。
37.網絡電影銷售額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在境內外(包括港澳臺)市場的各類在網絡平臺播放的 網絡電影的銷售額。
38.網絡動畫片銷售額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在境內外(包括港澳臺)市場的各類在網絡平臺播放的 網絡動畫片的銷售額。
39.網絡紀錄片銷售額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在境內外(包括港澳臺)市場的各類在網絡平臺播放的網絡紀錄片的銷售額。
40.網絡綜藝節目銷售額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網絡視聽服務等機構全年在境內外(包括港澳臺)市場的各類在網絡平臺播放的 網絡綜藝節目的銷售額。
41.網絡音頻節目制作投資額
廣播電視播出、制作機構全年在境內外(包括港澳臺)市場的各類在網絡平臺播放的音頻節目制作投資額。包括電視劇、電視動畫等各類電視節目。
42.網絡音頻節目銷售額
廣播電視播出、制作機構全年在境內外(包括港澳臺)市場的各類在網絡平臺播放的音頻節目的制作投資額。
五、從業人員情況
43.從業人員
至報告期末,最后一日24時在本單位工作,并取得工資或其他形式勞動報酬的人員數。不包括最后一日當天及以前已經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人員,包括非在編人員、臨時人員、勞務派遣人員等。
從業人員不包括:
(1)離開本單位仍保留勞動關系,并定期領取生活費的人員(如退休人員)。
(2)利用課余時間打工的學生及本單位實習的各類在校學生。
(3)本單位因勞務外包而使用的人員。
填報提示:含非在編人員、臨時人員,不包括離退休人員。
44.長期職工
至報告期末,在從業人員中,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人員。
45.網絡視聽從業人員
至報告期末,在從業人員中,實際從事網絡視聽業務的人員。
46.研究生及以上
至報告期末,在從業人員中,學歷是研究生及以上的在崗人員。
47.本科及大專
至報告期末,在從業人員中,學歷是本科及大專的在崗人員。
48.高中及以下
至報告期末,在從業人員中,學歷是高中及以下的在崗人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