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西部分院成立
來源:重慶商報 時間:2010-10-14
?
昨日,南岸茶園新區,市長黃奇帆和工信部副部長奚國華為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慶電信研究院)揭牌。記者 張路橋 攝本報訊 昨日下午,南岸茶園新區,市長黃奇帆和工信部副部長奚國華攜手掀開紅綢,為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慶電信研究院)揭牌。
?
“從研發、制造、營運,結算服務,電子信息全產業鏈都在重慶發生,這是重慶的發展目標。”市長黃奇帆對前來參會的摩托羅拉、諾基亞、蘋果等一批全球手機制造巨頭說,重慶能將電子通訊企業關心的物流成本做到最低。
黃奇帆介紹,近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方海關達成協定,今年內,專門為重慶電子貨物開通“五定”專列。今后,從重慶到歐洲鹿特丹,只需12天左右。比現在從深圳、上海出關,經遠洋貨輪到達歐洲節省一半時間。
聚集電子通訊業鏈全部業務
在與全球手機巨頭的交流會上,黃奇帆說,電子信息產業是重慶打造的支柱產業。5年內,目標是產值1萬億元。其中的通訊電子,實現1500億元,手機產量達到5000萬部,近八成手機零部件在重慶生產。
“通訊電子在重慶發展路徑,與沿海不同。”黃奇帆說,沿海是研發、銷售,“兩頭”在外。而重慶走“三位一體”模式。即電子產品制造、軟件開發、營運及增值服務,涉及電子通訊業鏈條上全部業務,都在重慶境內發生。
如何才能讓電子制造商快速向重慶聚集呢?電子制造商選擇建廠,最看重人才和物流成本。“重慶具備先天的人才優勢。”黃奇帆說,重郵、重大等高校,每年與電子信息相關的畢業生就有10萬人左右。此外,每年畢業的電子通訊類的高職學生也有10多萬人。重慶的人才資源優勢明顯。
開直達專列 貨物12天到歐洲
在鐵路物流方面,將“歐亞大陸橋”的優勢挖到極致。“歐亞大陸橋”是連接亞歐的陸上鐵路通道。從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后,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華沙到達歐洲。由于各國鐵路寬度不同,需調運中轉等,貨物從重慶到達歐洲,往往要一兩個月。當前,國內生產的電子產品銷往歐洲,大多走陸海聯運。通過深圳、上海出關,裝上遠洋貨物一路航行到歐洲。以重慶為例,走陸海聯運,僅在海上航行約要25天。
黃奇帆談到,市政府向中國海關申請,最近由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方海關,達成了便利通關協定。為重慶電子貨物,在年內開通定班專列,從重慶到荷蘭鹿特丹,只需12天左右。“這是具有革命性的突破。”黃奇帆說,加上重慶有保稅港,今后,沿海銷往歐洲電子產品,都可能會選擇運來重慶出關。
此前,有學者在談重慶在西部的區位優勢時,將沿海比作“彎弓”,將長江比作一把“長箭”。而重慶正處在箭羽上。“今后,這把‘弓”剛好要倒過來。“黃奇帆風趣地說,重慶成為弓的最前沿,是中國對歐洲開放的橋頭堡。
反響
年內
5家品牌手機制造商或入渝
聽完黃奇帆介紹后,蘋果公司、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興通訊有限公司、宏基電腦(上海)有限公司、韓國三星等手機制造企業負責人和代表,紛紛表示將密切關注重慶,回去后專門開會研討,適時來渝建廠。
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說,目前,已在與2家全球知名的智能手機制造商洽談入駐事宜。年內,估計會有5家品牌手機制造商入駐重慶。
影響
5年內
重慶造手機將達5000萬部
昨日起,落戶茶園的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慶電信研究院),正式對外營業。是繼北京、深圳之后,第三個擁有國家級通信產品檢測認證權威機構的城市。手機上市銷售前,必須取得電信研究院的認證書。
電信研究院掌控著手機通訊制造商的“命門”。黃奇帆說,電信研究院代表國內電信領域研究最高水平。其西部分院的入駐,帶來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整體提高了重慶的電子通訊的研發水平。“哪個地方設有檢測認證中心,那就是手機制造的高地。”黃奇帆說,如今重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其強大的吸附能力,必將吸引一批手機電子制造商和營運機構入駐重慶。預計在5年內,重慶手機整機制造能力達到5000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