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市場為何而戰
電子支付市場為何而戰
2009年04月09日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哪怕把網絡支付市場拱手送給馬云,快錢若想超越支付寶也只是個時間問題。”近日,快錢CEO關國光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2008年,快錢自身交易額接近400億元,其主體來源是被一般人所忽視的傳統行業。
關國光說,網上支付市場雖然很大,但它并不是快錢的主體市場,其認定的市場機會,來源于國家從現金交易轉向電子化交易所呈現出來的全面性產業變革,包括基礎建設和應用、增值業務等相關的結構性機會,而不是簡簡單單地去復制一個美國的營運方式或模仿淘寶和騰訊。
因為,有資金流動的地方就需要支付。據統計,市場資金流動總額一般是GDP的26倍,而以2007年中國GDP總額25萬億元計算,同年中國資金流動大約達到了650萬億元左右。這些都是電子支付的目標市場,C2C領域拍賣模式的企業收入與它相比不在一個數量級。
基于這種市場認識,快錢提出“大支付”理念,開發了人民幣支付、外卡支付、神州行卡支付、聯通充值卡支付、VPOS支付等眾多支付產品,支持互聯網、手機、電話和POS等多種終端,并針對行業提供定制化的支付解決方案。截至2009年2月28日,快錢已擁有逾24萬個商業合作伙伴,個人注冊用戶達到3300萬。
盡管如此,關國光仍然認為快錢處于創業狀態,產品創新仍是企業首要任務,因為行業形勢、經濟環境時時在變化,時刻都會有新的危機。要清楚結構性變化在哪兒,用戶的需求又在哪兒,只要抓住需求這根主線,創業就會變得相對容易。
據來自中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的信息顯示,2008年,我國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的數量已超過4200多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8%。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認識到信息化的作用,進行網上交易,尤其是在線采購的企業,已達到一定或較高的比例,這反映出企業對支付產品的強烈需求和高度認可。另一個事實是,目前,中國零售業消費者使用現金支付的比率在95%左右,而美國只有30%左右。
關國光表示,在這些潛在的市場中,只需要抓住其中一部分,市場空間就會比現在大很多倍,而抓不住這個市場的人,將被遠遠地拋在后面。